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会得什么病

2025.02.03 10:06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从而引发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修复,逐渐发展为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胃酸和胃蛋白酶就会侵袭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从而形成溃疡。患者常常会有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3.胃癌: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慢性炎症会促进胃部上皮干细胞增殖,进而引发胃部肿瘤。幽门螺杆菌还可通过引起炎症反应、释放毒素等多种途径导致胃黏膜细胞发生癌变,这是一个长期的、多步骤的过程。

4.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抗原刺激,可使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免疫应答,异常增生,最终可能发展为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5.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即使没有引起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可能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有早饱、腹胀、嗳气等不适症状,但胃镜等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