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病毒性咽峡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4.11.12 10:43

病毒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儿童免疫力低下、环境卫生差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是引发病毒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如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等。这些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广泛存在,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进入人体。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咽部等部位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在预防方面,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

2.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这种传播方式更容易发生。为减少飞沫传播风险,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口罩。

3.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病毒就可能进入人体。所以要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儿童的玩具等。

4.儿童免疫力低下: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相对成人来说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平时应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5.环境卫生差:如果生活环境中卫生状况不佳,病毒容易滋生和传播。例如垃圾不及时清理、室内通风不良等。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病毒性咽峡炎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