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细菌培养的处理包括采集标本、及时送检、选择合适培养基、正确接种培养、鉴定细菌种类。具体分析如下:
1.采集标本:采集时应使用清洁、干燥、无菌的容器。避免混入尿液、水或其他杂物。一般选取有脓血、黏液部分的粪便,如为水样便则应取絮状物。采集量以蚕豆大小为宜,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因为这些部分可能含有更多的目标细菌。
2.及时送检:大便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最好在1-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因为长时间放置会导致细菌繁殖或死亡,影响检测结果。例如,一些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下放置过久会死亡,从而无法准确检测出其种类和数量。
3.选择合适培养基:根据检测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检测肠道致病菌时,常用的有SS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等。不同的细菌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生长特性不同,例如SS琼脂培养基对肠道致病菌有选择抑制作用,能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部分大肠杆菌的生长,有利于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分离。
4.正确接种培养:将采集的标本均匀接种到培养基上,可采用划线法等接种方法。接种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正确的接种可以使细菌在培养基上均匀分布生长,便于观察和计数。例如,采用分区划线法可以逐步稀释细菌,最终得到单个菌落,便于对细菌进行纯培养和进一步鉴定。
5.鉴定细菌种类:通过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如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再结合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例如,通过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等生化反应来确定细菌的种类,血清学试验则可用于鉴定细菌的血清型。
在大便细菌培养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实验室应具备合适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要符合细菌培养的要求。
相关推荐
诊断细菌性痢疾的标准
诊断细菌性痢疾,要看症状有没有腹痛、腹泻、浓血便,或是叫做粘液脓便,体征主要是腹...
2020-01-14 17:24:18 307次点击
痰细菌培养检查什么
痰细菌培养主要检查的是痰标本中是否存在目标菌群的生长,比如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
2021-08-13 14:58:53 954次点击
细菌性痢疾如何诊断
怀疑得了细菌性痢疾,一般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以及恶心、呕吐...
2021-01-26 15:33:26 197次点击
拉大便速度快正常吗
通常大便排便的速度快,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的症状,例如里急后重或者大便习惯,以及性状...
2020-04-24 14:23:35 301次点击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这个是常见的一个问题,现在就是父母包办的比较多,尤其是奶奶、爷爷,这种情况比较...
2019-12-26 20:26:33 382次点击
大便细菌培养多长时间
大便细菌培养一般需要24小时出结果,大便细菌培养主要是在于检查粪便内是否有大肠杆...
大便细菌培养查什么病
大便细菌培养主要是用于检查细菌性的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嗜盐菌食物中毒等等疾...
直肠炎需要做粪便细菌培养吗
直肠炎需要做粪便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应用药物治疗。根据病因的...
尿液细菌培养准确吗
尿液细菌培养一般准确。尿液细菌培养,留取标本非常重要,如果留取的标本送检不达标...
尿培养有细菌能治愈吗
尿培养有细菌也是可以治愈的。尿培养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尿培养可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