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慌,心惊,气急是什么原因

2024.12.31 08:14

心慌、心惊、气急可能由情绪因素、过度劳累、贫血、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情绪因素:情绪波动如焦虑、恐惧、紧张时,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从而有心慌、心惊、气急的感觉。这是身体对情绪的正常反应机制。在情绪平复后,这些症状通常会自行缓解。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运动、冥想、与朋友倾诉等方式舒缓紧张焦虑情绪。

2.过度劳累: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身体疲劳,心脏负担加重,呼吸频率加快以满足身体的氧需求。此时会出现心慌、气急等症状。休息是关键,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节奏,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3.贫血: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身体各器官缺氧。为了代偿,心脏会加快跳动,呼吸也会变得急促,进而引发心慌、心惊、气急。常见的贫血原因包括缺铁、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需要就医明确贫血类型,针对性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或进行其他治疗。

4.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受影响。心律失常则是心脏跳动节律异常。这些都会导致心慌、心惊、气急。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5.肺部疾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肺部疾病会影响气体交换,导致身体缺氧,引起呼吸急促,心脏为了代偿而加快跳动,出现心慌、心惊等症状。针对肺部疾病,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哮喘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COPD患者进行抗炎、氧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如果出现心慌、心惊、气急症状频繁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