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性瘫痪会出现经常吐沫吗

2025.08.14 17:27

脑性瘫痪患者确实可能出现经常吐沫的情况。这种现象通常与肌肉控制能力的不足、口腔和喉部的协调问题以及唾液分泌的异常有关。由于脑性瘫痪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在口腔、舌头和喉部的运动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在进食、说话或吞咽时,可能会出现唾液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从而导致吐沫。

在脑性瘫痪的患者中,唾液的分泌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或者由于肌肉张力的异常,无法有效吞咽唾液,导致唾液积聚在口腔中。患者可能因为口腔的肌肉无力而无法及时将唾液吞下,进而出现吐沫的现象。某些脑性瘫痪患者可能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症状,这些也可能加重吐沫的情况。对于一些患者而言,情绪波动、焦虑或兴奋也可能导致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加剧吐沫的发生。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来增强口腔和喉部的肌肉控制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唾液。

在处理脑性瘫痪患者的吐沫问题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保持口腔卫生非常重要,定期清洁口腔可以减少因唾液积聚而引发的口腔感染。其次,饮食方面应选择易于吞咽的食物,避免过于干燥或过于粘稠的食物,以减少吞咽困难带来的不适。定期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和物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口腔及喉部的肌肉协调性,从而改善唾液的控制能力。家属和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理解,帮助其应对吐沫带来的困扰,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综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脑性瘫痪患者的吐沫问题,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