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总管扩张是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胆总管扩张是指胆总管的直径超过正常范围,其病因多样,包括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胆管结石、胆管炎、胆管肿瘤、胰头癌。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先天性胆管囊肿等发育异常可导致胆总管扩张。胆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胆管壁薄弱、胆管腔节段性狭窄等问题,造成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胆总管扩张。这种情况可能在儿童时期或成年后逐渐被发现。一般需要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来明确诊断。对于有症状或存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切除囊肿并重建胆管。

2.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引起胆总管扩张较为常见的原因。结石可阻塞胆总管,阻碍胆汁正常排泄,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管内压力不断升高,导致胆总管被动扩张。患者常伴有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CT等检查。治疗上,根据结石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可选择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或开腹手术取石等方法。

3.胆管炎:胆管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胆管壁,导致胆管黏膜充血、水肿,胆管内径变窄,胆汁流出受阻,进而引起胆总管扩张。患者除了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升高、胆红素升高等。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同时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管引流,以减轻胆管内压力。

4.胆管肿瘤:胆管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肿瘤组织在胆管内生长,会逐渐堵塞胆管,使胆汁排泄受阻,胆管内压力升高,造成胆总管扩张。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瘦、乏力等症状。诊断需要依靠多种检查手段,如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胆管造影等。对于胆管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是恶性肿瘤,可能还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5.胰头癌:胰头癌容易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总管下端梗阻,胆汁不能顺利排入十二指肠,胆管内压力升高,引起胆总管扩张。患者常伴有无痛性进行性黄疸、陶土样大便、消瘦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腹部CT、MRI等检查。胰头癌的治疗较为复杂,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头癌发现时多为中晚期,通常还需要结合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积极预防胆管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