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结肠息肉需要注意什么

2025.02.13 16:26

结肠息肉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排便习惯、定期复查、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关注家族病史。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上应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大量牛奶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保持肠道正常蠕动,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对肠道黏膜的刺激,从而降低结肠息肉复发的风险。

2.保持良好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便秘时,干结的粪便可能会对结肠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增加息肉发生或复发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适量运动、多饮水等方式来促进排便,每天尽量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不少于1500-2000mL。

3.定期复查:即使息肉已经切除,也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因为结肠息肉有复发的可能,复查的时间间隔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数量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如果是单个良性息肉切除后,可1-3年复查一次;如果是多发性息肉或者息肉病理提示有恶变倾向,复查的时间间隔可能更短。

4.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如果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容易诱发结肠息肉。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用药,控制病情发展,有助于减少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5.关注家族病史:结肠息肉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结肠息肉或结肠癌患者,个体患结肠息肉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应更加重视肠道健康,可适当提前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年龄,如40岁之前开始筛查,并且缩短复查的间隔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因素也可能对结肠黏膜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