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小儿斜颈分为哪几种

2025.07.23 08:37

小儿斜颈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骨性斜颈、眼源性斜颈、神经源性斜颈、习惯性斜颈。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或纤维化导致头部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常见于新生儿,可能与产伤或宫内姿势异常有关。早期可通过手法牵拉、物理治疗改善,严重者需手术松解。

2.骨性斜颈:因颈椎发育异常如半椎体、寰枢椎脱位等引起。表现为头部固定性偏斜,活动受限。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部分病例需手术矫正骨骼畸形。

3.眼源性斜颈:由双眼视力不平衡或眼肌麻痹造成,患儿通过调整头部位置代偿视觉缺陷。表现为头部偏斜但颈部无僵硬,治疗以矫正视力或眼肌手术为主。

4.神经源性斜颈: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颈部肌肉张力异常,如脑瘫或臂丛神经损伤。症状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头颈歪斜,需结合神经功能评估制定康复或手术方案。

5.习惯性斜颈:长期不良姿势或心理因素引起的非病理性偏斜,颈部肌肉及骨骼无器质性病变。可通过行为矫正、姿势训练改善,预后良好。

发现小儿斜颈应及时就医明确类型,避免自行处理加重病情。日常注意观察头部姿势变化,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康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