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酒精肝经常肝区隐痛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酒精肝患者经常肝区隐痛可能是肝脏受损、炎症刺激、肝纤维化、胆汁排泄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受损:酒精肝患者肝脏细胞受到酒精的损害,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从而引起肝区隐痛。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干扰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变性,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患者应严格戒酒,减少肝脏进一步受损的风险,同时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2.炎症刺激:酒精性肝病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在肝脏内浸润,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肝脏内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免疫系统不断被激活来对抗炎症。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抗炎治疗,可使用一些保肝抗炎的药物,并且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肝纤维化:酒精肝若病情进展,可能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的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的质地变硬,正常的肝脏结构被破坏,这会导致肝包膜紧张度增加,引起肝区隐痛。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但过度的纤维化会影响肝脏功能。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酒精摄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4.胆汁排泄异常:酒精肝可能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在肝脏内生成后,通过胆管系统排泄到十二指肠。当肝脏受损时,胆汁的生成、运输或排泄环节出现问题,胆汁淤积在肝脏内,胆管内压力升高,会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肝区疼痛。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减轻胆汁排泄的负担。同时,可根据病情使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的排泄。

5.心理因素:长期患病的酒精肝患者可能会因为对疾病的担忧、焦虑等心理因素而出现感觉过敏,放大肝区的不适感,产生隐痛的感觉。心理状态对身体的症状感受有很大影响,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酒精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