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2025.02.23 12:28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调节、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对轻、中度患者有较好疗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能快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有较多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患者,可调节免疫功能。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较好效果,可精准靶向炎症因子。

2.饮食调整:饮食调整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坚果等也需谨慎食用,在疾病发作期可能会刺激肠道。建议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鱼肉、蒸蛋等,既能提供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给肠道造成太大负担。

3.心理调节:心理因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有影响。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病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也可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减轻心理负担,促进病情的稳定。

4.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癌变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结肠切除加回直肠吻合术等。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适用于病情严重、全身情况差的患者,虽然能有效去除病变组织,但会给患者生活带来较大不便。结肠切除加回直肠吻合术保留了部分直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小,但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观察肠道黏膜的修复情况。同时还要进行血液检查,查看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是否恢复正常。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等,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