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痛经吃止痛药的副作用

2025.09.29 15:54

痛经时服用止痛药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药物依赖、过敏反应、掩盖其他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胃肠道不适:长期或过量使用止痛药会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作用,增加胃溃疡风险。空腹服药更易加重损伤,建议餐后服用并配合护胃药物。

2.肝功能异常:部分止痛药需肝脏代谢,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转氨酶升高或药物性肝炎。对原有肝病者风险更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

3.药物依赖:频繁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产生耐受性,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缓解疼痛,甚至引发心理依赖。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失眠等,应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周期。

4.过敏反应:少数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引发过敏性休克。首次用药需观察反应,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应避免同类药物,及时就医处理。

5.掩盖其他疾病:止痛药可能暂时缓解痛经症状,但若疼痛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引起,长期依赖药物会延误诊断。突发剧烈疼痛或伴随异常出血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因。

使用止痛药需严格遵循剂量与疗程,避免联合用药加重副作用。出现不适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优先选择非药物缓解方式如热敷、调整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