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拉肚子拉水是什么原因

2025.02.23 12:28

拉肚子拉水可能是感染性因素、食物中毒、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着凉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是导致拉肚子拉水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肠道后,会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轮状病毒感染,主要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细胞受损,从而影响肠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导致大量水分积聚在肠道内,形成水样便排出体外。另外,像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也会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黏膜分泌过多黏液和水分,进而出现拉肚子拉水的症状。

2.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也会引发拉肚子拉水的情况。食用了被污染或者变质的食物,其中含有的有害细菌、毒素或者化学物质会对肠道产生强烈刺激。例如,食用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这种细菌会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人体摄入后,肠毒素会作用于肠道神经受体,促使肠道加速蠕动,同时还会使肠道黏膜细胞分泌大量液体,最终导致腹泻,且腹泻物多为水样便。变质海鲜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也会引起类似食物中毒反应,导致严重的水样腹泻。

3.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造成拉肚子拉水不可忽视的因素。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处于长期的炎症状态,肠黏膜不断受到炎症因子的刺激,会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使得肠道的吸收功能严重受损,大量水分不能被正常吸收而排出体外。还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受到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刺激时,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肠道蠕动节律改变,可能出现过快蠕动,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水分来不及被充分吸收,从而引起水样腹泻。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有导致拉肚子拉水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菌群失调时,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可能趁机大量繁殖,这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肠道黏膜分泌过多液体,引起腹泻,水样便较为常见。另外,一些泻药如果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或者个体对药物过于敏感,也会导致肠道蠕动过快,水分不能被充分吸收,从而出现拉肚子拉水的现象。

5.着凉:着凉也是引起拉肚子拉水的一个原因。当腹部着凉时,肠道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肠道蠕动加快。这种突然的蠕动变化会干扰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使得水分在肠道内不能被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例如,夜间睡眠时腹部没有盖好被子,或者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且衣着单薄,都可能导致腹部着凉,进而引发水样腹泻。

如果出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腹痛、呕吐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谨慎使用可能引起腹泻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