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鼻塞是处于感冒的什么阶段

2025.04.01 08:51

鼻塞是感冒初期症状之一,常伴随病毒入侵呼吸道、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免疫系统启动防御反应、炎症介质释放等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入侵呼吸道:感冒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接触感染进入人体,首先侵袭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和咽喉部位。病毒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复制繁殖,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这一阶段通常出现在感冒初期,鼻塞作为早期症状之一,提示病毒已经开始在呼吸道内活动。

2.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病毒入侵后,鼻腔黏膜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导致黏膜组织充血肿胀。这种生理反应旨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为免疫细胞输送更多营养物质和氧气。黏膜肿胀会压迫鼻腔通道,使空气流通受阻,从而产生鼻塞感。这一过程通常在感冒初期最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加重。

3.分泌物增多:鼻腔黏膜受到病毒刺激后,杯状细胞和腺体分泌功能增强,产生大量黏液。这些分泌物旨在捕捉和清除病毒颗粒,但过量分泌会导致鼻腔堵塞。黏液性质可能从清稀逐渐变为黏稠,进一步加重鼻塞症状。分泌物增多是感冒病程中持续存在的现象,尤其在夜间可能更为明显。

4.免疫系统启动防御反应:面对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迅速启动防御机制。白细胞向感染部位聚集,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组胺、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虽然有助于抗病毒,但也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加重鼻塞症状。免疫反应通常在感冒初期开始,并持续整个病程。

5.炎症介质释放: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多种炎症介质释放。这些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进一步加重黏膜肿胀。同时,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可能引发鼻痒、打喷嚏等症状。炎症介质的释放贯穿整个感冒病程,是鼻塞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

鼻塞作为感冒的常见症状,其发生和发展与病毒入侵、免疫反应、炎症过程密切相关。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感冒病程,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同时,鼻塞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作为判断感冒严重程度和恢复进程的参考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