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治疗侧面肌萎缩

2025.08.11 14:18

侧面肌萎缩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刺激局部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服用中药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延缓肌肉退化、采用推拿手法松解局部经络阻滞、结合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局部穴位促进气血流通: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局部营养供应。常用穴位包括颊车、下关等,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针刺可激活神经肌肉反射,促进萎缩肌肉的神经支配恢复。疗程需持续数月,配合电针效果更佳。

2.服用中药调理气血和脏腑功能:根据辨证选用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剂。气虚者重用人参、黄芪,血瘀者加当归、川芎。中药需长期服用,定期调整方剂。药物通过健脾益肾、活血通络作用改善肌肉营养状态。

3.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延缓肌肉退化:设计面部肌肉主动收缩训练,如鼓腮、抿嘴等动作。每日分次练习,配合镜子反馈调整力度。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通过神经代偿机制激活残余肌纤维功能。

4.采用推拿手法松解局部经络阻滞:运用揉法、点按法作用于颞颌关节周围。手法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重点松解咬肌、颞肌粘连。每周2-3次,配合艾灸效果更好。推拿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肌肉纤维化。

5.结合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选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或红外线照射。电刺激参数需根据肌电图调整,每次20分钟。物理治疗能增强肌细胞代谢,防止结缔组织增生。需持续3个月以上观察疗效。

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饮食宜温软易咀嚼,忌生冷辛辣。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进展,出现异常疼痛立即停用物理治疗。睡眠时注意面部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