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突发呼吸困难怎么办

2025.03.11 11:56

突发呼吸困难时应保持冷静并调整呼吸姿势、立即寻求医疗帮助、避免剧烈活动、检查环境是否有刺激性物质、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冷静并调整呼吸姿势:突发呼吸困难时,情绪紧张会加重症状,因此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可以采取坐姿或半卧位,身体略微前倾,双手支撑在膝关节或桌面上,有助于放松呼吸肌,改善通气。避免平躺,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同时,尝试缓慢深呼吸,避免急促呼吸,以减少氧气消耗。

2.立即寻求医疗帮助:突发呼吸困难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如哮喘、肺栓塞或心脏病发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详细描述症状和位置,以便医护人员迅速到达。在等待救援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消耗过多体力。如果身边有急救药物,如哮喘吸入器,可按医嘱使用。

3.避免剧烈活动:突发呼吸困难时,身体处于缺氧状态,剧烈活动会进一步加重心脏和肺部的负担。应停止一切体力活动,保持静止,以减少氧气需求。如果必须移动,应缓慢进行,避免突然的动作。同时,避免说话过多,以免加重呼吸负担。

4.检查环境是否有刺激性物质:突发呼吸困难可能与吸入刺激性气体或过敏原有关。应立即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烟雾、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如果有,应迅速离开该环境,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果怀疑是过敏反应,应尽快远离过敏原,并考虑使用抗过敏药物。

5.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症状:突发呼吸困难时,应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如果家中有血氧仪,可以测量血氧水平,正常值应在95%以上。同时,记录呼吸困难的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胸痛、咳嗽、头晕等,以便向医生提供详细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

突发呼吸困难是一种紧急情况,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过敏反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应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