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妇得了胆囊炎怎么办

2025.04.16 11:04

孕妇得了胆囊炎需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但需权衡风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孕妇出现胆囊炎症状如右上腹疼痛、发热或呕吐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等评估病情轻重,判断是否合并感染或胆道梗阻。轻症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重症可能需住院观察或进一步干预,避免延误导致并发症如胆囊穿孔或败血症。

2.遵医嘱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治疗需兼顾孕妇与胎儿安全,避免使用可能致畸或影响胎儿的药物。抗生素应选择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等孕期相对安全的品种,止痛药需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用药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或停药。

3.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饮食应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为主,避免油炸、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少食多餐减轻消化负担,多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维持营养平衡,但需避免过度限制饮食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4.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但需权衡风险: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胆囊化脓、穿孔等紧急情况,可能需手术切除胆囊。孕早期手术易引发流产,孕晚期可能诱发早产,孕中期相对安全。手术方式优先选择腹腔镜以减少创伤,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与产科医生共同评估风险。

5.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孕期合并胆囊炎可能增加心理压力,但焦虑会加重症状或诱发宫缩。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状况,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能顺利分娩,无需过度担忧。

孕妇胆囊炎的管理需多学科协作,结合孕周、病情及胎儿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母婴安全是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