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后脚踝骨折了怎么办

2025.07.23 08:37

后脚踝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伤处、及时就医进行影像检查、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注意饮食补充钙质促进骨骼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伤处:骨折后需避免移动患肢,防止二次损伤。可用木板或硬质材料临时固定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固定范围需覆盖小腿至足部,减少关节活动。冰敷患处15-20分钟缓解肿胀,每2小时重复一次。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

2.及时就医进行影像检查:骨折确诊需依靠X线或CT检查,明确骨折位置、移位程度及是否累及关节面。部分隐匿性骨折需结合核磁共振进一步判断。医生会根据影像结果评估稳定性,制定治疗方案。延误检查可能导致畸形愈合或创伤性关节炎。

3.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无移位或稳定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定期复查确认对位情况。移位明显或关节内骨折需手术复位,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开放性骨折需紧急清创并抗感染治疗。老年患者需评估骨质疏松情况,避免固定失效。

4.康复期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防止肌腱粘连。2周后加入主动屈伸训练,逐步增加抗阻练习。6周后尝试部分负重,配合平衡训练恢复本体感觉。康复全程需避免剧烈扭转或跳跃动作。

5.注意饮食补充钙质促进骨骼愈合:每日摄入800-1200mg钙,优先选择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晒太阳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避免高盐、咖啡因饮食影响钙代谢。戒烟限酒以防延缓愈合。

骨折后需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影响恢复。定期随访监测愈合进度,发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及时复诊。严格遵医嘱调整康复计划,不可过早负重或过度锻炼。合并慢性疾病者需综合控制基础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