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时间偏高的治疗方法以对因治疗为主,常见引起原因包括肝硬化、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等。
肝硬化由于肝功能出现损伤,所以会对凝血因子在肝脏内的合成造成影响,导致凝血酶原的时间延长,引起凝血时间偏高。此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输注新鲜血液的方法进行改善,同时还要规范使用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属于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凝血时间延长。治疗方法以替代法为主,指的是通过输注凝血因子,以改善体内的凝血功能。
维生素K又称凝血纤维素,当患者缺乏维生素K时,就会对体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偏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K片进行治疗。如果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相关推荐
吃抗凝药怎样防止出血
常用的长效口服抗凝药物包括传统的华法林和新型的一些抗凝药。吃抗凝药早期可有瘀斑、...
2020-04-30 17:10:26 575次点击
老人心律不齐怎么治疗
老年人心律不齐,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界区性心律和传导阻...
2020-03-04 17:05:23 461次点击
凝血酶原时间高是什么意思
凝血酶原时间高通常是指凝血酶时间比较长,可能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活性降低导致,也可...
2021-04-16 13:54:26 335次点击
小孩凝血功能偏高的原因
小孩凝血功能偏高是比较罕见的,但同样可能引起血栓的发生。小孩凝血功能偏高的原因主...
2020-04-11 14:29:41 617次点击
怎样治疗老年人失眠
怎样治疗老年人失眠。 因为在老年人群体当中失眠是比较常见的,它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2019-06-13 10:59:58 249次点击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高什么意思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英文缩写是APTT。它是反应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正常值为31...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什么原因
临床上,如果是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正常范围是11~13秒。有很多疾病都有可能会...
凝血酶时间偏高有什么危害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往往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异常,也就容易出现皮肤黏膜、鼻腔、牙龈等部...
凝血酶时间偏高是什么原因
凝血酶时间偏高的原因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症、农药中毒有关,也有可能与弥散性血管内凝...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