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凝血时间偏高怎样治疗

2022.11.12 10:44

凝血时间偏高的治疗方法以对因治疗为主,常见引起原因包括肝硬化、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等。

肝硬化由于肝功能出现损伤,所以会对凝血因子在肝脏内的合成造成影响,导致凝血酶原的时间延长,引起凝血时间偏高。此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输注新鲜血液的方法进行改善,同时还要规范使用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属于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凝血时间延长。治疗方法以替代法为主,指的是通过输注凝血因子,以改善体内的凝血功能。

维生素K又称凝血纤维素,当患者缺乏维生素K时,就会对体内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偏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K片进行治疗。如果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