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保胎药中药有哪些

2025.04.14 16:14

保胎药中药主要包括艾叶、杜仲、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等,这些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安胎、补肾、固本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艾叶: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因寒邪引起的胎动不安。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增强子宫的收缩力,从而起到保胎作用。艾叶还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孕妇的体质,减少流产的风险。

2.杜仲:杜仲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杜仲中的杜仲胶和杜仲醇等成分能够增强子宫的弹性,减少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从而起到保胎作用。杜仲还可以通过调节孕妇的免疫系统,提高胎儿的免疫力,减少胎儿发育不良的风险。

3.菟丝子:菟丝子性平,具有补肾益精、安胎的功效。菟丝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能够增强子宫的血液循环,改善胎盘的供血情况,从而起到保胎作用。菟丝子还可以通过调节孕妇的内分泌系统,减少激素水平的波动,降低流产的风险。

4.桑寄生:桑寄生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桑寄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能够增强子宫的弹性,减少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从而起到保胎作用。桑寄生还可以通过调节孕妇的免疫系统,提高胎儿的免疫力,减少胎儿发育不良的风险。

5.续断:续断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续断中的续断皂苷和多糖成分能够增强子宫的血液循环,改善胎盘的供血情况,从而起到保胎作用。续断还可以通过调节孕妇的内分泌系统,减少激素水平的波动,降低流产的风险。

保胎药中药通过调节孕妇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增强子宫的弹性和收缩力,改善胎盘的供血情况,从而起到保胎作用。这些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具有安胎、补肾、固本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流产的风险,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