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肝衰竭要注意什么

2025.08.24 06:38

急性肝衰竭要注意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预防感染和败血症、严格控制饮食和药物摄入、积极处理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急性肝衰竭时肝功能迅速恶化,需动态监测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严重受损,需结合临床评估病情进展。每日记录尿量、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

2.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易导致出血倾向。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可补充凝血因子,维生素K1注射对部分患者有效。侵入性操作前需评估出血风险,避免硬膜外麻醉等高风险操作。

3.预防感染和败血症:免疫功能紊乱及肠道菌群易位增加感染风险。严格无菌操作,定期进行痰液、血液及尿液培养。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需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警惕真菌感染。

4.严格控制饮食和药物摄入:高蛋白饮食可能诱发肝性脑病,需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避免使用镇静剂、非甾体抗炎药等肝毒性药物。所有药物需根据肝功能调整剂量,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5.积极处理并发症:肝性脑病需使用乳果糖降低血氨,脑水肿患者需抬高床头并限制液体入量。肾功能不全时避免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急性肝衰竭进展迅速,需在专科病房密切观察。任何异常症状均需立即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严格遵循医嘱。营养支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维持电解质平衡。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