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胃不和吃什么中成药

2025.01.14 17:58

舒肝和胃丸、柴胡舒肝丸、气滞胃痛颗粒、左金丸、越鞠丸等中成药可用于肝胃不和。具体分析如下:

1.舒肝和胃丸:舒肝和胃丸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其成分中的香附、佛手等能疏肝理气,木香、槟榔等可理气和中,对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常用于治疗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犯胃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能有效调节肝脏疏泄功能与胃部的受纳、腐熟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

2.柴胡舒肝丸:柴胡舒肝丸主要作用为疏肝理气、消胀止痛。柴胡为君药,可疏肝解郁,配合香附、青皮等药材,增强疏肝理气之力。在肝胃不和时,肝气郁滞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出现胁肋部胀满疼痛、胃脘部不适等症状,此药能有效改善这些症状,使肝气得以舒畅,胃气得以和降。

3.气滞胃痛颗粒:气滞胃痛颗粒侧重于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中的柴胡、延胡索等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枳壳能理气宽中,芍药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对于肝胃不和证属肝郁气滞、胃脘疼痛者效果显著。当情绪波动引发肝胃功能失调,出现胃脘胀痛、窜及两胁等症状时,服用气滞胃痛颗粒可有效缓解不适。

4.左金丸:左金丸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的功效。黄连、吴茱萸的配伍是其特色,黄连大苦大寒,能清泻肝火,吴茱萸辛热,可开郁散结、降逆止呕。适用于肝火犯胃型的肝胃不和,症见胁肋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等。通过清泻肝火来调整肝脏与胃腑之间的关系,使胃气得降,呕吐、疼痛等症状得以减轻。

5.越鞠丸:越鞠丸能行气解郁。其针对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证,其中以气郁为主。在肝胃不和的情况下,肝气不舒往往会导致气郁,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越鞠丸通过调节气机,解除气郁,从而改善因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等症状,使全身气机通畅,肝胃功能恢复正常。

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时,应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不同的药物针对的具体证型有所差异,如左金丸主要针对肝火犯胃型,若为单纯肝郁气滞引起的肝胃不和则不太适宜。同时,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