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之症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体质虚弱、外邪侵袭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情志失调:长期情绪波动、精神压力过大或突然受到强烈刺激,容易导致心气郁结、心神不宁,进而引发怔忡。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忧思、惊恐、愤怒等情绪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怔忡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从而诱发心脏不适。
2.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偏好辛辣油腻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从而引发怔忡。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会直接影响心脏的供血和营养,进而导致心悸、怔忡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认为,不良饮食习惯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脏负担。
3.劳倦过度: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或体力透支,容易耗伤气血,导致心气不足,心神失养,从而引发怔忡。中医认为,劳倦过度会损伤正气,导致气血亏虚,心脏功能减弱,进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认为,过度劳累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不适。
4.体质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导致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心失所养,从而引发怔忡。中医认为,体质虚弱会导致正气不足,心脏功能减弱,进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认为,体质虚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不适。
5.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容易侵袭心脏,导致心气不畅,心神不宁,从而引发怔忡。中医认为,外邪侵袭会扰乱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悸、怔忡等症状。现代医学也认为,外邪侵袭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不适。
怔忡之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理。通过调整情志、改善饮食、适度休息、增强体质、预防外邪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怔忡症状。同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也是确保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关推荐
痛风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痛风真的是不治之症吗?随着人民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的结构的日益发生...
2019-06-12 17:17:03 164次点击
颈椎疼得厉害怎么办
先区分紧急的情况。如果疼得特别厉害,不敢动,甚至带着一侧或两侧的胳膊疼痛、麻木、...
2020-07-03 10:43:41 448次点击
病毒性疱疹怎么得的
病毒性疱疹主要包括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毒发作以后会传染给别...
2021-05-29 15:00:42 471次点击
宝宝得肺炎的症状
宝宝得了肺炎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烧。肺炎属于感染性疾病,可以引起发烧的...
2021-03-26 16:20:39 244次点击
痛风如果置之不理会怎么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以往我们叫才子佳人病、帝王将相病,...
2019-06-15 10:03:47 235次点击
怔忡是心脏有问题吗
怔忡不一定是心脏的问题。怔忡是多种心脏病的共同表现,但是这种表现不仅仅是因为心脏...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心悸、怔忡是中医的一些说法。心悸就是患者感觉到心慌、心跳,但是测量心率时,心率并...
怔忡如何治疗
怔忡是一个中医的名词,它主要的意思就是觉得心悸、心慌,一般是自己不能控制,而且活...
怔忡严重吗
怔忡是不是太严重,需要根据导致怔忡的原发疾病确定。怔忡是中医的病理学说,是由于...
怔忡有什么症状
怔忡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乏力的症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