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2025.07.29 15:21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以肩部和手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通常与外伤、手术或其他病理状态相关。该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复杂,可能涉及神经、血管及软组织等多种因素,常见于上肢的损伤后,尤其是在肩部手术或外伤后,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在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疼痛是最为显著的症状,通常呈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可能伴随有灼痛感或刺痛感。患者在活动肩部或手腕时,疼痛感可能加剧,导致活动受限。肿胀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手部,可能伴随皮肤温度变化,表现为局部发热或寒冷。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功能障碍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手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神经损伤、血液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面对肩手综合征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早期诊断和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运动疗法、热敷或冷敷等方式,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物常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神经阻滞或其他介入性治疗,以缓解症状。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遵循医嘱,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肢体,以免加重病情。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会加重疼痛感,影响康复进程。综合考虑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肩手综合征,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