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4.16 11:04

剖腹产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均衡、观察恶露情况、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伤口护理:剖腹产术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术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有无渗血、红肿或异常分泌物,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抓挠或使用刺激性物品,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术后约7-10天可拆除缝线或皮钉,但完全愈合需4-6周。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伤口裂开,需立即处理。

2.避免剧烈运动:术后6周内应避免提重物、弯腰或剧烈运动,以防伤口撕裂或子宫恢复不良。早期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调整强度。腹部肌肉需逐渐恢复,过早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盆腔器官脱垂或伤口问题。术后3个月后可逐步恢复常规运动,但需咨询医生建议。

3.保持饮食均衡:术后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纤维为主,促进伤口愈合和肠道功能恢复。多摄入瘦肉、鱼类、蛋类及新鲜蔬果,避免辛辣、油腻或易胀气食物。适量饮水预防便秘,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哺乳期需增加热量和钙质摄入,但需控制盐分以防水肿。

4.观察恶露情况:恶露是子宫恢复的重要指标,初期为鲜红色,逐渐转为淡粉色或白色,持续约4-6周。若恶露量突然增多、有异味或伴随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或子宫复旧不全。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免使用卫生棉条,以防逆行感染。

5.定期复查:术后42天左右需进行复查,评估子宫恢复、伤口愈合及盆底功能。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进一步调理或治疗。哺乳期需注意避孕,避免短期内再次妊娠。若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需同步监测相关指标。

剖腹产后的恢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个体差异较大,需结合自身状况调整护理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休息同样重要,有助于身体机能尽快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