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到底什么是脾亢

2025.08.21 17:54

脾亢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脾脏功能亢进,表现为脾气旺盛,导致体内湿气过重、食欲亢进、消化不良等症状。脾亢通常与饮食不节、情绪波动、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密切相关,常见于一些体质偏热或湿重的人群。

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运化食物、生成气血。脾亢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食欲增加、体重上升、腹胀、腹泻等。由于脾气旺盛,容易导致湿气滞留,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脾亢还可能引发其他脏腑的失调,如肝气郁结、胃气上逆等,形成一系列的症状。情绪因素也在脾亢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导致脾气的亢奋,进一步加重症状。饮食方面,过量进食油腻、辛辣食物,或是饮酒过度,都会刺激脾的功能,导致脾亢的发生。调理脾胃,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改善脾亢的重要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避免过量进食和食用刺激性食物,能够有效减轻脾亢的症状。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内环境,减轻脾亢带来的不适。对于情绪的管理也不可忽视,适当的放松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降低脾气的亢奋程度。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寻求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帮助恢复脾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