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了便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2025.03.13 08:22

得了便血应该做的检查包括肛门指检、肠镜检查、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肛门指检:肛门指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插入肛门,检查肛门及直肠的情况。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肛裂、痔疮、肿瘤等病变,尤其是对于便血的初步判断非常重要。通过肛门指检,医生可以评估出血的部位、性质及其可能的原因。虽然这种检查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能够为后续的检查提供重要线索。

2.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便血患者常用的诊断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肠道内的病变情况。通过肠镜,医生可以检查到结肠及直肠的黏膜,发现息肉、肿瘤、炎症等病变。肠镜检查不仅可以帮助诊断,还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或者治疗,如切除息肉等。虽然肠镜检查需要一定的准备和配合,但其准确性和直观性使其成为便血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

3.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尤其是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便血可能导致失血性贫血,因此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和比例。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及可能的原因,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检查,能够为便血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腹部脏器的情况,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便血的疾病。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肠道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帮助发现肿瘤、炎症、血肿等病变。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通过对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类型。对于便血患者,尤其是怀疑有肿瘤的情况下,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通过活检获得的组织样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病理检查的结果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其在确诊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便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肠道疾病、肛门疾病等。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可以帮助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患者在出现便血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