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乙状结肠疼痛是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乙状结肠疼痛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痉挛、炎症性肠病、肠梗阻、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进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等,可能刺激乙状结肠黏膜,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短暂的,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进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多可缓解。

2.肠道痉挛:乙状结肠受到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可能发生肠道痉挛。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疼痛。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注意保暖、调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等有助于减少痉挛发生。

3.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累及乙状结肠时,肠道黏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炎症刺激肠壁神经引起疼痛,还可能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炎治疗。

4.肠梗阻:乙状结肠部位发生梗阻,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管扩张,引起疼痛。可能是由于肠粘连、肠扭转等原因造成。病情较急,需要及时就医解除梗阻。

5.肠道肿瘤:乙状结肠的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压迫周围组织或侵犯肠壁神经,导致疼痛。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进行相应的手术、放化疗等治疗。

乙状结肠疼痛时,不要自行盲目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便血、严重腹泻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肠镜、腹部CT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