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来月经肚子疼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来月经肚子疼可能是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主要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其中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一般从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外部长出一些与子宫内膜相似的细胞。这些异位的内膜细胞在月经周期中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出血等变化,从而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疼痛多为进行性加重,且随着病程进展疼痛逐渐加剧。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患者还可能伴有不孕、性交不适等症状。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3.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在月经期间,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出血,导致子宫肌层扩张,引起疼痛。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轻症患者可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4.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如子宫、卵巢发生的炎症。月经期时,身体抵抗力下降,炎症容易加重,导致肚子疼。盆腔炎引起的腹痛通常为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还可能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期间肚子疼。大脑皮质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影响月经周期和痛经症状。这种疼痛通常与情绪状态有关,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可能加重。患者需要调整心态,学会放松,可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在月经期间,女性要避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月经期间肚子疼的症状,同时也有利于女性的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