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大量出汗尿量的变化及其机制是什么

2025.07.10 14:56

大量出汗时尿量通常会减少。这是由于体液丢失导致机体启动保水机制,减少尿液排出以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

出汗增多时,皮肤蒸发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使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ADH。ADH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水分重吸收,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同时,汗液丢失钠离子,血容量下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醛固酮促进钠重吸收,进一步减少水分排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也会收缩肾血管,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液生成。这些机制共同作用,确保体液和电解质稳定,避免脱水。

需注意,大量出汗后若仅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电解质,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尿量减少程度与出汗量、环境温度及个体适应性相关。心肾功能异常者可能因调节能力下降出现尿量异常波动。观察尿量变化时需结合其他脱水指征,如口渴、皮肤弹性等,必要时监测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