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

2025.02.15 09:45

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改善非常重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肠道的生物钟,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在马桶上稍作停留,培养排便反射。适度的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像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推动粪便在肠道内的移动。减少久坐时间,避免长时间抑制排便冲动,因为这会使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降低,加重便秘症状。

2.饮食调整:饮食调整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基础。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关键,例如多吃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大、质地变软,更易排出。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6-8杯水,水可润滑肠道,促进粪便的传输。避免食用过多精细食物、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料,这些可能会加重便秘。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慢传输型便秘症状的常用方法。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聚卡波非钙等,可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增大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渗透性泻药像乳果糖、聚乙二醇等,通过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等,能直接刺激肠壁神经,促进肠道蠕动,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促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可增强肠道动力,加快粪便在肠道内的传输速度。

4.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主要用于改善盆底肌功能不协调导致的便秘。通过仪器将盆底肌的活动信息反馈给患者,患者根据这些信息学习如何正确收缩和放松盆底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直观地看到自己肌肉的活动情况,经过反复训练,可纠正异常的肌肉活动模式,增强盆底肌的协调性,从而改善排便功能。这种治疗方法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定期进行训练,一般需要多次训练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针对严重的慢传输型便秘且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结肠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传输功能严重受损的肠段,改善肠道的传输功能。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可能出现腹泻、肠梗阻等并发症。在决定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权衡手术的利弊。

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同时,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或综合治疗方案。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