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产后容易便血

2025.01.12 13:09

产后容易便血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如激素水平变化、腹压增加、饮食结构改变、痔疮发作、肛裂。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影响肠道功能。激素波动可能导致肠道蠕动节律改变,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干结。干结的大便在排出过程中容易划伤肠道黏膜,从而引起便血。同时,激素变化还可能影响肠道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其更容易受损出血。

2.腹压增加:在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用力,这会使腹压急剧升高。产后,子宫尚未完全恢复,仍然较大且较重,会对盆腔脏器产生持续的压力。这种腹压增加的情况会传导至直肠肛管部位,导致直肠静脉丛回流受阻,血管压力升高,容易引发痔疮或使原有痔疮加重。痔疮破裂时就会出现便血现象,通常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3.饮食结构改变:产后的饮食往往比较特殊,通常会摄入较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猪蹄、鸡汤等,而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相对摄入不足。这种饮食结构容易导致便秘,因为膳食纤维缺乏会使大便体积减小、干结。干结的大便在排出时需要更大的力量,这就增加了对肛门和直肠黏膜的损伤风险,进而导致便血。

4.痔疮发作:怀孕和分娩过程是痔疮的高发因素。孕期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直肠静脉回流不畅,容易形成痔疮。产后,这种压迫虽然解除,但痔疮可能已经形成并且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如果产妇在产后排便习惯不好,如长时间蹲便、用力排便等,就容易使痔疮破裂出血,便血通常为无痛性、间歇性,鲜血覆盖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5.肛裂:产后由于身体虚弱、活动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当干硬的大便强行通过肛管时,可能会撕裂肛管皮肤,形成肛裂。肛裂患者在排便时会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便血,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较少,多为手纸上带血或粪便表面带有血丝。

产后女性如果出现便血情况,要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避免长时间蹲便,减少对肛门的压力;如果便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头晕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