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手术后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2025.03.07 20:05

心脏病手术后饮食上需要注意控制盐分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低脂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保持水分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盐分摄入:心脏病手术后,患者应严格控制盐分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荷,不利于术后恢复。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高盐调味品。选择新鲜食材,使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盐,有助于降低钠摄入量。

2.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脂、血糖,促进肠道健康,对心脏病患者尤为重要。术后应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膳食纤维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减少胆固醇吸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通过多样化饮食实现。

3.选择低脂食物:心脏病手术后,患者应选择低脂食物,特别是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不利于心脏健康。建议选择瘦肉、鱼类、低脂乳制品和植物油,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和高脂甜点。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坚果和深海鱼,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

4.适量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术后恢复的重要营养素,但摄入量需适中。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过少则影响组织修复。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类、禽肉、豆制品和蛋类。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体重和活动水平调整,一般每公斤体重摄入0.8-1.2克蛋白质。合理搭配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有助于全面补充必需氨基酸。

5.保持水分平衡:心脏病手术后,患者需注意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多或过少。过多饮水会增加心脏负担,过少则可能导致脱水,影响血液循环。建议每日饮水量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次少量饮用更有利于心脏健康。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正常,过深或过浅均需调整饮水量。

心脏病手术后,饮食管理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除了上述注意事项,患者还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心脏功能恢复,降低复发风险。术后饮食应以清淡、均衡为主,避免暴饮暴食,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