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布病是什么病

2024.11.20 19:44

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病主要侵害人和多种家畜,其传播途径广泛。人通常因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家畜感染后可出现流产、不孕、睾丸炎等症状,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人感染布病后,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等。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转为慢性,长期受病痛折磨,甚至可能导致劳动能力丧失。

布鲁氏菌病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尤其在畜牧业发达地区较为常见。由于其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布病的防控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家畜的检疫、免疫和管理,防止布鲁氏菌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对于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如牧民、兽医、屠宰工人等,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措施,避免感染。同时,提高公众对布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减少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方面,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采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规范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染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