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腹泻的危害有哪些

2025.02.10 17:47

长期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紊乱、肠道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营养不良:长期腹泻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腹泻时,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营养物质来不及被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吸收都会受到影响,长期下来会导致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2.脱水:腹泻会使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脱水。轻度脱水可能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时可出现眼窝凹陷、精神萎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脱水。

3.电解质紊乱:随着腹泻丢失的不仅有水分,还有钠、钾、氯等电解质。电解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当电解质紊乱时,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肌无力、抽搐等严重症状。例如低钾血症可导致肌肉无力、腹胀,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4.肠道功能受损:长期腹泻会打乱肠道正常的蠕动节律和菌群平衡。肠道黏膜在频繁的腹泻刺激下,可能会出现炎症、溃疡等损伤,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肠道菌群失调后,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可能大量繁殖,进一步加重肠道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5.免疫力下降: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黏膜上分布着大量的免疫细胞。长期腹泻会损害肠道黏膜,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同时,由于营养不良等因素,身体整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使得机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长期腹泻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含有盐分和糖分的饮品。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