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的非固有危险因素有哪些

2025.07.23 08:36

骨质疏松的非固有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吸烟、过量饮酒、营养摄入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1.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负重运动或体力活动会导致骨骼负荷减少,骨量逐渐流失。运动能够刺激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而久坐不动则削弱骨骼的机械应力适应性,加速骨质流失。中老年人群若长期缺乏锻炼,骨密度下降速度更快,增加骨折风险。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干扰钙吸收,同时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增加。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即使短期使用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干扰骨代谢平衡,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同时降低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加剧骨质流失。吸烟者骨密度普遍低于非吸烟者,骨折愈合速度也更慢,戒烟有助于减缓骨质疏松进展。

4.过量饮酒:酒精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影响维生素D代谢,导致钙吸收障碍。长期酗酒还会引发肝功能异常,间接干扰骨代谢调节。适度饮酒对骨骼影响较小,但过量摄入会显著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5.营养摄入不足: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基础。饮食中长期缺乏这些成分会导致骨基质合成不足,骨矿化受阻。尤其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若未通过膳食或补充剂满足需求,骨质流失速度会明显加快。

日常生活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单一因素长期影响骨骼健康。定期监测骨密度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