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戊肝是怎么来的

2025.09.25 16:45

急性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食用未煮熟的污染食物或水。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复制并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

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在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饮用水或食物可能被含有病毒的粪便污染。食用未煮熟的猪肉、野味或贝类也可能传播病毒。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传播。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6周,随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症状。多数患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康复,但孕妇、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重症甚至肝衰竭。

预防急性戊型肝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或食用生食。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建议饮用瓶装水或煮沸的水。处理食物前需彻底洗手,肉类和海鲜应充分煮熟。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孕妇、慢性肝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格外警惕,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是否接种疫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需严格遵医嘱休息并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