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叫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5.03.13 14:19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于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的疾病。这种病症主要影响中大型动脉,常见于下肢动脉,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机制涉及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血管壁的纤维化,最终导致血流受阻,组织缺血缺氧。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复杂,主要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内膜,形成粥样斑块。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速这一过程,而糖尿病则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吸烟不仅直接损害血管内皮,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凉、麻木、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组织坏死或溃疡。

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综合管理。控制危险因素是关键,包括戒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饮食上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劳累。药物治疗方面,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血管扩张剂是常用选择。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恢复血流,如血管成形术或旁路移植术。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