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长期低血压会引起什么病

2024.10.12 11:00

长期低血压可能引起头晕乏力、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视力听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头晕乏力:头晕乏力是长期低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血压过低时,血液循环减缓,大脑和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从而导致头晕、头痛、疲劳、无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低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由于血压不足,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维持血液循环,这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同时,低血压还会影响脑部供血,增加脑梗死、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3.肾功能损害:肾脏需要足够的血液灌注来维持正常的功能。长期低血压会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影响肾脏的过滤和排泄功能,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疾病。

4.视力听力下降:低血压可能影响眼部和耳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以及耳部供血不足、听力减退等问题。

5.内分泌紊乱:长期低血压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

长期低血压对身体健康有诸多潜在危害。如果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