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甲胎蛋白跟癌胚抗原有什么区别

2025.10.09 17:11

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两种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监测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出生后水平迅速下降。在成人中,AFP升高常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肿瘤,如睾丸癌或卵巢癌。某些良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也可能导致AFP轻度升高。癌胚抗原则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与多种上皮性肿瘤相关,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CEA在健康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可能显著升高,尤其在转移性癌症中更为常见。

AFP和CEA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不同。AFP主要用于肝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尤其在乙肝或肝硬化患者中具有较高特异性。CEA则更多用于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术后复发监测和疗效评估,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影像学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两种标志物的升高并非绝对意味着恶性肿瘤,某些炎症或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临床解读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指标。

检测AFP和CEA时需注意样本采集的规范性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差异,动态监测比单次检测更具临床意义。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或癌症术后患者,定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但肿瘤标志物不能替代病理诊断,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组织活检或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