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拔牙后的血凝块什么时候掉

2024.09.06 10:30

拔牙后的血凝块通常会在7至10天后逐渐自行脱落。

拔牙后创口会出血,血液会迅速在创口处凝结形成血凝块,起到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愈合的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创口的愈合,血凝块会逐渐被肉芽组织所替代,这个过程大概需要7至10天,之后血凝块就会自然脱落。在这期间,需要注意保护血凝块,避免其过早脱落。如果血凝块过早脱落,可能会导致创口再次出血,引发疼痛,甚至可能出现干槽症等并发症,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

拔牙后的护理对于血凝块的稳定和创口的愈合至关重要。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避免使用吸管,尽量少说话,不要用舌头舔创口,也不要反复吸吮创口,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血凝块松动或脱落。饮食上应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热、过硬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如果拔牙后出现出血不止、剧烈疼痛、创口异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拔牙后要密切关注创口情况,做好护理工作,以确保血凝块的稳定和创口的顺利愈合,让创口能够尽快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