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气管镜是怎么做的

2025.03.11 11:56

气管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情况的医疗检查方法。该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如肺癌、感染、异物吸入等。气管镜检查通常由呼吸科医生或胸外科医生在手术室或专门的检查室内进行,患者需要局部或全身麻醉。

气管镜检查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时,医生会通过喷雾或注射麻醉药物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全身麻醉则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检查或患者无法配合的情况。麻醉生效后,医生将气管镜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缓慢推进至气管和支气管。气管镜前端装有摄像头和光源,可以将气管和支气管内部的图像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如果发现异常组织或病变,医生可以通过气管镜的活检通道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气管镜还可以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或进行局部治疗,如激光治疗或药物注射。

进行气管镜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检查前需禁食禁水,通常要求空腹6-8小时,以避免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和误吸。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出血倾向或心脏疾病等特殊情况。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喉咙不适、声音嘶哑或轻微出血,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胸痛或大量咯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后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和饮水,以免因咽喉部麻醉未完全消退而导致误吸。检查后24小时内应避免驾驶或操作重型机械,尤其是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