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肌肉萎缩该如何治疗

2024.12.20 09:46

肌肉萎缩的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肌肉萎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萎缩状况。例如对于肢体肌肉萎缩,可进行渐进性抗阻训练,从较小的负荷开始,逐渐增加阻力。主动运动能够刺激肌肉纤维的收缩和生长,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同时,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也有助于整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药物治疗:药物在肌肉萎缩的治疗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等,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从而改善因神经损伤导致的肌肉萎缩。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如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肌肉萎缩的进展。还有一些改善肌肉代谢的药物,能够提高肌肉能量供应,增强肌肉功能。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手段多样且有效。电刺激疗法是常见的一种,通过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电流刺激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类似于主动运动的效果,可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热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能够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营养供应,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肌肉萎缩。超声波治疗则可以深入肌肉组织,对肌肉纤维产生机械效应,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4.中医治疗:中医在肌肉萎缩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方法。针灸是常用的手段,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肌肉的营养状况。推拿按摩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按摩师通过手法作用于肌肉,可放松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活力。中药调理则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辨证结果,采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等功效的中药方剂,以改善身体的内环境,促进肌肉的恢复。

5.手术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手术是治疗肌肉萎缩的选择之一。例如,对于因神经受压导致的肌肉萎缩,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手术减压,解除神经压迫,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进而改善肌肉萎缩。对于一些肌肉本身病变,如肌肉挛缩严重影响功能时,也可考虑手术松解或矫正,以恢复肌肉的正常长度和功能。

在治疗肌肉萎缩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治疗方案。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肌肉恢复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防止肌肉损伤加重病情。定期复查也是很重要的,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