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突然心性猝死怎样自救

2025.03.24 17:51

突然心性猝死自救的关键在于迅速识别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过度活动,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识别症状:突然心性猝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和意识丧失。识别这些症状是自救的第一步,及时意识到自身状况的严重性,有助于采取后续措施。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能放射至左臂、颈部或下颌。呼吸困难可能伴随冷汗和面色苍白。心悸表现为心跳加速或不规则。头晕和意识丧失是心脏骤停的常见表现,需立即采取行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识别到心性猝死的症状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准确的位置和症状。急救人员能够提供专业指导,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救治。拨打急救电话时,保持冷静,清晰描述症状和位置,避免因紧张而延误时间。急救人员可能会指导进行初步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3.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抢救心性猝死的关键步骤,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正确的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部,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人工呼吸时,确保呼吸道通畅,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部起伏。心肺复苏应持续进行,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4.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心性猝死的情况下,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将患者平躺,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口腔内的异物,确保气道畅通。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弯曲,以免影响呼吸。

5.避免过度活动:在心性猝死的紧急情况下,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有助于稳定病情。过度活动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加剧症状,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以减轻心脏压力。

心性猝死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通过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避免过度活动,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心性猝死的预防措施,如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