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血压不稳定,有时正常,有时很高

2024.11.27 15:55

血压不稳定,有时正常,有时很高是一种较为复杂且需要重视的情况。

这种血压波动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从生理方面来看,人体的血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节律性波动,正常情况下,血压在一天之中会有高峰和低谷。但如果波动幅度过大,可能与激素分泌失调有关,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分泌异常可能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另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变弱,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从生活方式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而过度饮酒会刺激血管收缩,影响血压稳定。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波动也不容忽视,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急剧上升,当情绪平稳后血压又可能恢复正常。

进一步来说,某些疾病也会造成血压的不稳定。肾脏疾病是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肾小球肾炎,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体内的水钠代谢紊乱,会引起血压波动。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肾脏会分泌一些物质来升高血压以增加肾灌注,从而导致血压异常升高,而当肾动脉狭窄程度有所变化或者机体代偿机制发生改变时,血压就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体内醛固酮分泌过多,会导致钠潴留和钾排出增多,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并且这种血压升高也可能是不稳定的。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等,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造成血压的异常波动。如果发现血压不稳定,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测量血压的动态变化、检查肾功能、内分泌功能等,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也要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血压波动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