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2025.08.05 15:13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由坐骨神经受压或刺激引起的疼痛,通常表现为从下背部沿着臀部、腿部向下放射的疼痛感。这种疼痛可能伴随麻木、刺痛或肌肉无力,常常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的神经,起源于脊髓的下部,经过臀部,延伸至大腿后侧,最终分布到小腿和脚部。任何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都可能导致明显的不适。

坐骨神经痛的成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原因是椎间盘突出,导致椎间盘的软组织向外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骨刺、脊柱狭窄、肌肉痉挛或外伤等也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患者通常会感到单侧腿部的疼痛,疼痛可能呈现为刺痛、灼烧感或钝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走路和站立。除了疼痛,坐骨神经痛还可能伴随下肢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或无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在严重情况下的手术干预。物理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而药物治疗则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在面对坐骨神经痛时,注意事项不可忽视。首先,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适当的运动非常重要,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保持同一姿势。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核心肌肉群,减轻对脊柱的压力。其次,注意体重管理,过重会增加脊柱的负担,从而加重坐骨神经痛的症状。避免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选择适合的床垫和枕头,以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通过综合的管理和护理,许多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