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囊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02.16 09:09

胆囊炎的发病与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成分改变、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胆囊管梗阻:胆囊管梗阻是胆囊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结石可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在胆囊内淤积,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黏膜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另外,胆囊管扭转、狭窄等也可能造成梗阻。为预防胆囊管梗阻,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肥胖,肥胖可能增加胆囊结石形成的风险,从而间接导致胆囊管梗阻。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在胆囊炎发病中较为常见。肠道细菌可经胆管逆行进入胆囊,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当胆囊管梗阻时,胆囊内胆汁淤积,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细菌从肠道侵入人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3.胆囊收缩功能减退:随着年龄增长,胆囊的收缩功能可能会逐渐减退。一些疾病如糖尿病也可能影响胆囊的神经和肌肉功能,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会使胆汁排空延迟,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引发胆囊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糖尿病病情,有助于维持胆囊正常功能。

4.胆汁成分改变: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比例失调时,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结石,导致胆囊炎。例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胆汁成分的稳定。

5.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是胆囊炎的诱发因素。不吃早餐会使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刺激胆囊黏膜。长期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摄入油腻食物,可促使胆囊强烈收缩,容易引发胆囊炎。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对胆囊健康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胆囊疾病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