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肠炎如何调理饮食

2025.02.23 12:28

慢性肠炎饮食调理需遵循少食多餐、低脂少渣、高蛋白、高维生素、避免刺激性食物的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1.少食多餐:慢性肠炎患者肠道功能较弱,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消化负担。每餐食量减少,可使食物在肠道内得到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肠道过度扩张,引起不适症状。例如可将一日三餐分为五餐或六餐,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2.低脂少渣:脂肪不易消化,过多的脂肪会加重肠道负担,还可能导致腹泻加重。少渣饮食可减少肠道蠕动,减轻腹泻症状。应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芹菜、韭菜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像白米粥、馒头等相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较适合。

3.高蛋白: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肠道组织,增强机体抵抗力。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例如鱼肉富含蛋白质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清蒸鱼既营养又适合慢性肠炎患者食用。

4.高维生素:维生素对肠道黏膜的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菠菜等。但要注意避免食用过于生冷的果蔬,可适当加热或做成水果泥、蔬菜泥食用。

5.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生冷、过酸、过甜、过咸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肠道炎症。像辣椒、冰淇淋、浓咖啡等都应避免食用。

慢性肠炎患者在饮食调理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食物要清洗干净,尽量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和身体反应,适时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