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湿热型痔疮是什么

2025.07.09 08:32

湿热型痔疮是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肛门肿痛、灼热、便血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与体内湿热邪气蕴结有关。该类型痔疮多因饮食不节、久坐久立或外感湿邪导致湿热下注,气血瘀滞于肛门而成,常见于夏季或潮湿环境中发作或加重。

湿热型痔疮的典型特征包括肛门坠胀感、痔核红肿充血、排便时疼痛加剧,或伴有黏液渗出、大便黏滞不爽。中医认为湿热蕴结会阻碍局部气血运行,长期可导致静脉丛迂曲扩张,形成痔核。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常用方剂如槐角丸、秦艽苍术汤等,配合外用药膏或熏洗疗法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湿热内生,同时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部分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血栓或嵌顿,需及时就医处理。

预防湿热型痔疮需注意饮食清淡,适量增加冬瓜、薏米等利湿食材,避免过量饮酒。久坐工作者应每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发作期间忌食羊肉、辣椒等助热之品,可选择侧卧位减轻肛门压力。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不可盲目使用寒凉药物以免损伤脾胃。若便血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贫血症状,需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