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宝宝母乳性腹泻怎么治

2025.02.09 20:39

宝宝母乳性腹泻一般可通过调整母亲饮食、添加辅食、使用益生菌、更换喂养方式、观察等待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母亲饮食:母亲的饮食会影响母乳的成分,若母亲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可能导致宝宝腹泻。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清淡,减少食用可能引起宝宝过敏或消化不良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多吃蔬菜、水果、谷物等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母乳质量,减轻宝宝腹泻症状。

2.添加辅食: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当宝宝达到合适的月龄一般4-6个月后,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辅食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营养物质,并且有助于改善宝宝的消化功能。开始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种的原则,例如先添加米粉,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适应良好,再逐渐添加其他辅食。

3.使用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宝宝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适合婴幼儿的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从而改善宝宝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轻腹泻症状。

4.更换喂养方式:如果宝宝腹泻比较严重,可以尝试调整喂养方式。例如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法,避免宝宝一次摄入过多母乳,减轻肠道负担。也可以尝试在喂奶前先挤出一部分母乳,因为前奶中乳糖含量较高,可能是导致宝宝腹泻的原因之一,减少前奶的摄入可能会改善腹泻情况。

5.观察等待:部分母乳性腹泻的宝宝随着月龄的增加,自身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腹泻情况会自行好转。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体重正常增长,就可以先观察,不需要过度干预。

宝宝母乳性腹泻时,母亲要注意自身的卫生情况,喂奶前要清洗乳头。宝宝的腹部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加重腹泻。如果宝宝腹泻症状持续加重,出现脱水、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