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结肠息肉会不会出血

2024.12.05 08:18

结肠息肉可能会出血。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当息肉表面的黏膜比较脆弱时,就容易出现出血情况。比如在粪便的摩擦下,息肉表面的小血管可能破裂,从而导致出血。这种出血可能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也就是肉眼看不到明显的血液,但通过实验室检查能发现粪便中有微量的血液。有时出血量可能较多,会出现便血,便血的颜色可因息肉位置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如果息肉位置靠近直肠,出血颜色可能较鲜红;若息肉位置较高,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过氧化后,便血颜色可能会偏暗。

如果发现有便血或者大便潜血阳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结肠镜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结肠息肉或其他肠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保持肠道正常蠕动,减少便秘对息肉的刺激。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息肉发生和出血的风险。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对于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